產品分類
行業新聞
鋼鐵項目抽查個別地方環評弄虛作假
發布時間:2018/3/2 作者:不銹鋼 點擊量:2544次
環保部印發《“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并陸續發布配套改革文件,各地環保部門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下發已逾一年,部分地方出現重放輕管等問題。
上述負責人介紹,在深化改革的同時,也發現一些地方觀念轉變不到位,仍然存在“重審批、輕監管”“重事前、輕事中事后”現象;一些地方重放輕管,服務不到位,接的不好、接的不穩的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地方管理粗放、把關不嚴,編造數據、弄虛作假的環評文件時常出現;一些地方嚴格執行環評制度不到位,環評“剛性”約束不強。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地方管理能力短期內難以跟上改革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在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上仍舊更偏向于經濟發展,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
上述負責人稱,環評的事中事后監管,主要針對項目環評審批、技術評估、建設單位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以及環評單位從業等各環節。
據了解,在環評的事中事后監管上,針對不同的監管對象,事中事后監管內容也有區分。加強事中監管,主要是要求環保部門重點檢查其環評審批行為和審批程序合法性、審批結果合規性等;同時,加強事后監管,對環保部門要重點檢查其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監督檢查情況等。
此外,為了環評改革落到實處,在一些重點排污行業的環評制度改革上,環保部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實施意見》指出,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應綜合評估承接部門的承接能力、承接條件,審慎下放石化化工、有色、鋼鐵、造紙等環境影響大、環境風險高項目的環評審批權,并對承接部門的審批程序、審批結果進行監督,確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無錫不銹鋼】
上一篇:太鋼實現批量生產航天鎳基耐熱合金